陈静站在玄关处,目光落在那个熟悉的角落——一双卷成团的深灰色袜子随意丢在鞋柜旁,像一只疲惫的小动物蜷缩着。这景象八年来几乎日日上演,而每一次看见,她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无名火。
“周明!”她朝客厅方向喊道,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烦躁。
“怎么了?”丈夫周明从报纸里抬起头,一脸茫然。
陈静用两根手指拈起那两只袜子,像提着什么脏东西:“我说过多少次了,脱下来的袜子直接放进卫生间的脏衣篮里,不要随处乱扔!”
周明放下报纸,叹了口气:“我这不是准备等会儿洗澡时一起拿进去嘛。”
“等会儿?你哪次不是这么说的?最后不还是我收拾!”陈静把袜子扔进卫生间,水龙头哗啦啦地响,她用力搓着手,仿佛要洗去的不是灰尘,而是这日复一日的失望。
这是他们婚姻的第八个年头。陈静仍清晰地记得新婚时,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——整洁温馨的家,浪漫的纪念日,彼此扶持成长的伴侣。可现实是,周明不爱干净,不懂浪漫,花钱随性,与她理想中的丈夫相差甚远。
“我这是为他好,一个家总得有个家的样子。”陈静总是这样告诉自己。
那天晚上,陈静又一次试图“改造”周明。
“下周是我们结婚八周年纪念日,”她切着菜,状似随意地说,“城西新开了家法式餐厅,据说很不错。”
周明正埋头看手机上的体育新闻,头也不抬:“法餐啊,分量少又贵。不如去咱们常去的那家火锅店,实在。”
陈静握刀的手紧了紧:“你就不能有点情调吗?每次纪念日都是火锅,有意思吗?”
周明这才抬起头,一脸不解:“吃饭不就图个好吃、吃饱吗?那家火锅店咱们都喜欢,怎么就没情调了?”
“算了,跟你说不通。”陈静重重地把刀放在砧板上,转身去炒菜,锅铲碰撞的声音格外响亮。
周明看着她僵硬的背影,无奈地摇摇头,继续看他的新闻。
这样的对话在他们的婚姻里反复上演,如同一张跳针的唱片,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卡住。
晚饭后,周明照例窝在沙发里刷手机,七岁的女儿周晓晓坐在地毯上玩积木,不一会儿就把玩具摊了一地。陈静收拾完厨房,走出来看到这一幕,竟没有丝毫恼怒。她蹲下身,温柔地对女儿说:“晓晓,玩完记得把积木收好哦。”
“知道啦,妈妈!”晓晓甜甜地应着。
陈静笑着摸摸女儿的头,一转身,看到周明随手丢在沙发扶手上的外套,那股熟悉的烦躁感又涌了上来。
“你的外套能不能挂起来?我刚熨好的!”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。
周明吓了一跳,茫然地拿起外套:“这又怎么了?我等会儿还要穿呢。”
“每次都是这个借口!这个家就我一个人在乎整洁吗?”陈静一把夺过外套,气冲冲地走向卧室。
周明看着妻子的背影,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,只是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。
夜深了,陈静躺在床上,听着身旁周明均匀的呼吸声,却毫无睡意。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银白。她想起晚饭后的那一幕——为什么对女儿的杂乱她能如此包容,对丈夫的随意却如此苛刻?
这个疑问像一颗种子,在她心里悄悄发芽。
第二天是周六,周明带着晓晓去公园玩,陈静在家大扫除。她跪在地上擦拭地板时,又在床头柜底下发现了一只卷成团的袜子。那一刻,她突然愣住了。
同样是收拾,为什么对孩子能全然包容,对他却满是挑剔?
陈静保持着蹲姿,许久没有动弹。这个简单的问题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她心中紧闭已久的一扇门。
原来,她打心底里
